|
台灣科技大學產學創新學院執行長、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中評社 蔣繼平攝) |
中評社高雄8月23日電(記者 蔣繼平)美國晶片關稅即將出爐,台灣科技大學產學創新學院執行長、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22日出席活動演講時表示,從日本與台灣半導體發展經驗來看,當很厲害的時候,就會受棒打出頭鳥考驗。他認為,台灣有兩件事能做,第一,台積電要成為粽子頭幫助其他產業發展;第二,台灣要成為弱小國家的幫助者與影響者,設法替自己贏得好處。
由《數位時代》月刊主辦的“第五屆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22、23日在高雄展覽館登場,聚集來自9國、共300家新創團隊展示創新技術。楊光磊22日到場演講“半導體帶動的產業連鎖反應:從技術突破到經濟轉型”。
對於半導體全球發展歷程,楊光磊表示,可從日本和台灣看到一個現象,當誰很厲害的時候,就會“棒打出頭鳥”,這個事情變成怎面對棒打出頭鳥的困難挑戰。從1970年代開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產值越來越多,日本則是1988年開始越來越少。
楊光磊表示,台灣強項不在科技與設計,真正強項在科學與工程師,台灣有很強的製造文化,DNA存在就是很會做製造。日本失敗有很多因素,沒有全球化、廣場協議、強項慢慢被韓國取代、職人精神不適合半導體,因此現在只剩設備與材料。
再談回來主題半導體帶動產業連鎖效應與經濟影響,楊光磊表示,半導體是一個基礎產業,就像早期製造業的鋼鐵、或者農業的稻米,半導體供給所有電子產品的基礎,台灣利用這個基礎改變世界也利用世界,是一個整體連鎖反應結果。
楊光磊表示,可是在經濟的轉化過程裡面,現在面對不是純粹經濟的方程式,因為“功利主義”完全取代過去講的全球化,也就是理想主義,大家去做各自有利的事情,再合起來一起合作,現在很明顯有些國家要把所有利益拿到自己手上,要打擊其他國家。
楊光磊表示,所以自由經濟已轉化為國家主義、國家經濟效益,台灣面對這樣的事,他用一句俗諺形容“遇就遇到了,不然要怎樣?”他直言不可能改變美國政府的所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