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柳金財:426藍白抗爭的政治意涵及影響
http://www.crntt.tw   2025-04-30 01:00:51
柳金財
  中評社台北4月30日電(作者 柳金財)4月26日國民黨、民眾黨號召支持者上凱道,推動“反綠共、戰獨裁”遊行。前領導人馬英九抨擊現任領導人賴清德:無能、不當、獨裁,造成人民間對抗及兩岸緊張。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集會上,拋出罷免領導人賴清德議題,呼籲司法獨立及公正性;台北市長蔣萬安先前則針對反罷免倡議“倒閣”。賴清德則回應該遊行不具正當性,質疑反對黨不思反省檢討,反而砲打司法,“將司法案件政治化,對司法傷害何其大”。這場“反獨裁反綠共”社會抗爭可謂是民進黨主政以來,由藍營所主導最大規模抗爭運動。

  相對於2006年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主導倒扁紅衫軍運動,參與人數約36萬人,其規模雖難以媲美,但卻直逼第二高達25萬人。倒扁運動在阿扁下台前一年半,這次抗爭卻是賴清德執政未達一年爆發,賴民意支持度及滿意度呈持續下降趨勢。可見大罷免案致台灣社會政黨對立及社會衝突更為尖銳,衝擊賴清德執政滿意度。

  首先,民進黨施政滿意度首度出現死亡交叉。426抗爭運動後,據《美麗島電子報》公布新民調,顯示賴清德的執政表現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是上任以來首次不滿意(47.3%)大於滿意(47.1%);其滿意度在短短一個月內,從高峰下降近10個百分點,不滿意度則增加約7個百分點,不滿意程度高於滿意程度。民眾對執政黨是否濫用權力出現高度質疑,包括政治介入媒體、選擇性辦案等;民眾對是否支持“倒閣”意見兩極分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