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淞山受訪。(中評社 黃筱筠攝) |
中評社台北5月3日電(記者 黃筱筠)面對檢調大舉搜索國民黨各地黨部,政治評論員陳淞山接受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死亡連署需要抄家滅族嗎?按照審判程序約詢不行嗎?要用搜索、扣押手段,是有這麼罪大惡極到可惡程度嗎?政治上不同意見,不需要泛司法化,檢調手段會不會超過比例原則,已經是濫權,讓台灣陷入恐怖氛圍。最後地方黨部一定會指出是黨中央給名單,最後在投票前,就是搜索國民黨中央,激發第三階段投票能量。
陳淞山指出,難道民進黨現在認為有法律依據就可這樣搞對手?這未來會加乘作用到自己身上。把台灣分化、撕裂,就算最後國會席次民進黨過半,但誰會認同這樣的政權?民進黨現在已經要失控,走向最不正常的“國家”,已經讓台灣沈淪成為末日現象,民進黨不該讓罷免的火燒到這個程度。現在黨內有些人還在忍,等到明年各縣市要初選,一切都可能爆發出來。
陳淞山曾任阿扁政府時代的考試院保訓會委員、阿扁國會辦公室主任及扁辦主任等職,目前在《美麗島電子報》擔任撰稿人。
面對檢調大舉搜索、扣押國民黨各縣市黨部與黨工,陳淞山指出,檢調大舉偵辦死亡連署,是希望控制罷免綠營情況,不要有過多連署。例如罷免吳思瑤領銜人、藝術學者張克晉宣布退出,但根據相關法令是無法退出,除非死亡或需要連署人二分之一同意。但之後連署書需要領銜人送件的部分,就是由中選會認定。
他也說,“用政治工具對付領銜人,那罷免形同虛設”,不能用技術問題去卡罷免,領銜人還是張克晉,沒有退出的問題,最後中選會去認定罷免連署最後結果,至於若覺得中選會認定有違失,可能就要進一步進到司法程序認定,但政治控制中選會,“人民怎麼看執政黨,都覺得有干預中選會”,這些過程都會影響民眾對罷免的看法。最後罷免投票誰輸誰贏是票數決定,但是人民對執政黨的觀感是負面。
陳淞山指出,民進黨要執政不是只有看25%民意,至少要爭取五成以上民眾認可。至於在野黨4月26日凱道集會前,為什麼法院要重新對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召開羈押庭,還選在集會前一天開羈押庭,最後是裁定羈押禁見。這一方面可逼在野黨衝出人氣,讓抗爭升溫,相對的也是要逼綠營支持者出來,衝高二階段連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