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栗後龍清海宮前建置有“媽祖登陸紀念地”的紀念碑。(中評社 盧誠輝攝) |
中評社苗栗5月5日電(記者 盧誠輝)苗栗白沙屯媽祖正展開一年一度的盛大遶境進香活動,距離拱天宮不遠且同樣主祀媽祖的苗栗後龍清海宮,則有一段媽祖渡海來台的美麗傳說,一直在當地流傳。
苗栗後龍清海宮創建至今有49年歷史,該廟創建前因當地居民在後龍海灘發現媽祖神像,認為媽祖是從中國大陸渡海來台,初期將神像供奉在家中,吸引許多信徒爭相膜拜,後來居民便發起募款建廟,至今該廟前仍建置有“媽祖登陸紀念地”的紀念碑。
媽祖渡海來台的美麗傳說起因是在1976年,苗栗西湖另一間主祀媽祖的五龍宮改建,廟方因改供奉大型神像,於是便將舊的泥塑媽祖神像、其他神祇木雕舊神像放在木箱內,並在箱底放紅磚,請漁船從後龍港送出外海。後來木箱因潮汐漂流回後龍海灘上,被當地居民發現,從木箱內取走泥塑媽祖神像回家供奉。
當年駐防在苗栗後龍的海防官兵沒多久也在海灘上發現這三個木箱,打開後發現箱內的媽祖泥塑神像已消失,只剩下媽祖帽冠、龍袍,還有千里眼、順風耳、長生大帝和楊公先師等神像。取走泥塑媽祖回家供奉的居民因深信神像是從中國大陸渡海來台,因此口耳相傳,成為當地佳話,信徒爭相膜拜,靈驗事蹟也相繼傳出。
直到後龍當地居民發起建廟後,引起苗栗西湖五龍宮改建工程承包商的注意,特地到後龍查看這座泥塑媽祖神像,卻發現媽祖袍冠及神像為五龍宮所有,雖然無意間揭開了媽祖渡海來台美麗傳說的誤會,但因當時五龍宮已供奉新的媽祖神像,便決定尊重這個美麗誤會,讓媽祖神像繼續留在清海宮。
清海宮和五龍宮這兩座姊妹宮廟的緣分還不只於此,1999年五龍宮再次改建,在廟外建興建一座高26.66米的媽祖石像,清海宮也不想讓五龍宮專美於前,同樣開始籌畫打造大型媽祖石雕,但後來卻因土地區分問題,直到17年後的2016年才完工,這座高32.2米的媽祖石雕是由266塊花崗岩雕刻而成,而這些花崗岩則是不折不扣從中國大陸渡海來台的石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