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實習記者 陳思遠)日前,賴清德稱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拋出“因應五方面威脅”的“17項策略”,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表示其行徑十分之惡劣,嚴重破壞兩岸關係,將對台海和平穩定構成重大威脅。他也指出,世人要警惕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推動“法理台獨”的危險行徑,而且,賴當局正構建“三位一體”的台獨武裝體系,企圖挑起戰爭、“以武謀獨”,對此,世人也要予以足夠的警惕。
《反分裂國家法》與“懲獨22條”:精準反“獨”保統一
劉相平指出,《反分裂國家法》的出台有著深刻的背景。在2005年之前,阿扁等台獨分裂勢力氣焰囂張,兩岸關係處於低位震蕩的困境之中。當時,全國人民乃至海外同胞都高度關注並強烈呼籲需要一部法律來對台獨行為進行約束和反制。在這種形勢下,全國人大於2005年公布並實施了《反分裂國家法》,這無疑是順應民意、維護國家統一的關鍵舉措。《反分裂國家法》代表了全體中國人民的意志,以強制性法律形式規範了對台獨的反制,它要求全國人民在法律規範下進行反台獨鬥爭,具有廣泛的動員作用。
劉相平表示,《反分裂國家法》強調和平統一的重要性,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對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誠摯善意、堅定決心與不懈努力,然而,媒體往往更關注其中關於在特定條件下使用“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條款。對此,劉相平指出,國家統一是必然要實現的目標,和平統一始終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但如果台獨分裂勢力一味拒絕和平統一,不斷衝撞我們的“紅線”和“底線”,那麼採取非和平方式,也就是斷然措施,將是不可避免的選擇。
劉相平認為,“懲獨22條”的出台進一步完善了反台獨的法律體系,強化了可操作性。“懲獨22條”為打擊台獨分裂活動提供了明確的法律遵循,使得我們的反台獨行為更加規範、更加精準、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