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20日電/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周天柱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總第330期發表專文《“一中原則”與“一中政策”之爭的內涵、演變與趨勢》。作者認為,中國政府一貫堅持並信守的“一中原則”的內涵,即“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惟一合法政府”。美國所推行的“一中政策”的內涵,主要概括了三大要素: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台灣關係法”、里根時期“對台六項保證”。半個多世紀以來,針對“一個中國”,中美之間所推行的截然不同的國策之爭,可經典歸結為“一中原則”與“一中政策”之爭。近年來美方“一中政策”的排列順序在變。原先的順序為,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現美方為突出美台關係的重要性,雖然依然用的是“一中政策”這個專有名詞,但在美國官方現在的敘事排序中,“與台灣關係法”已經擺到三個聯合公報之前。在美國的“一中政策”中,實化的“一法”往往壓過了被虛化、被抽象、被掏空的三公報。文章內容如下:
當今世界,中國與美國是全球分量最重的兩個國家。中美關係是當前國際關係領域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半個多世紀以來,針對“一個中國”,中美之間所推行的截然不同的國策之爭,可經典歸結為“一中原則”與“一中政策”之爭。
“一中原則”與“一中政策”不同內涵
要研究“原則”與“政策”之爭,首先必須釐清這兩者各自不同定義。什麼叫“原則”?根據《百科全書》的定義,“原則”一般是指主體(集體、個人)語言和行為的準則和標準,通常被定義為說話或行事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此外,“原則”也可以指總的方面或大體上的方向。“原則”在各個領域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幫助人們和行為主體在複雜的環境中做出合理決策和行為,較偏重於抽象概念。政府的戰略、方針就屬於這個範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