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記者 海涵)中國評論通訊社創社社長郭偉峰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29日在香港逝世,享年68歲。為緬懷郭偉鋒先生,以“追思與展望”為主題的北京涉台研究聯席會議第十一次研討會日前在北京聯合大學舉行。
北京市台辦主任霍光峰表示,偉峰社長身上展現的崇高精神風範和人性光輝,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首先,偉峰社長對事業無比忠誠。受汪道涵會長的委托,偉峰社長創辦《中國評論》雜誌之後,經過幾十年不懈奮鬥,形成了包括雜誌、出版社、通訊社、智庫等在內的智庫媒體集團。在這期間,偉峰社長遇到過許多困難,但他從來沒有動搖過理想信念,始終保持自己的初心,真正做到了用生命書寫忠誠,為兩岸交流與和平統一事業奉獻了自己的全部。第二,偉峰社長思想銳利,理論造詣高。偉峰社長對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等政策理論理解深刻準確,對於新聞輿論的規律掌握系統深入,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中評社的報導和文章體現了很高的理論水準,與偉峰社長注重思想引領有很大的關係。第三,偉峰社長有很高的專業素養。作為職業媒體人,偉峰社長倡導中評社高舉理性旗幟,中評社的報導注重思想、注重思辨、注重思考,沒有說教式的報導,做到了潤物無聲,促進心靈契合。第四,偉峰社長的君子風範值得我們學習。他愛憎分明,待人坦誠熱情,重情重義,提攜後輩,正能量滿滿,完全符合“正人君子”這四個字的涵義標準。“大業未竟身先去,風骨永留兩岸間”。偉峰社長的精神會一直伴隨我們,他的高尚品質我們也一定會學習、繼承和弘揚。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馬曉光表示,偉峰社長在生活中是一個待人寬厚、樂於助人的人,在事業上是一個睿智豁達、堅韌不拔的人,他是一個具有開拓能力的創業者,也是一個深具戰略格局的領導者。偉峰社長秉持對廣大台灣同胞的善意處理兩岸關係,在兩岸固有政治分歧依然存在、兩岸同胞幾十年來的隔閡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偉鋒社長能夠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求同存異、用善意持之以恒地促進兩岸同胞相互瞭解、心靈契合。用“兩岸一家親”的態度去對待台灣民眾、用“兩岸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的態度去看待兩岸關係,中評社做到了,而這樣的態度也正是中央對台大政方針的精髓。可以說,在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上,無論是在學術研究還是在新聞傳播方面,偉峰社長領導中評社做得很到位。偉峰社長還將中評社、中評網建設成了智庫型媒體,並打造了一個涉台學術研究陣地,且重視科技賦能,致力於大數據建設。偉峰社長投入到兩岸事業中並貫徹始終,再苦再難也未曾想過放棄,甘於奉獻,鞠躬盡瘁。我們在此紀念他,就要把他的精神遺產傳承下去,發揚光大。由衷希望中評同仁能夠堅守偉峰社長定下的風格基調,將偉峰社長留下的精神遺產發揚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