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巫永平:兩岸四地治理方式互鑒有意義
http://www.crntt.tw   2025-07-10 00:54:49
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作主旨演講(中評社 林啟瑞攝)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實習記者 林啟瑞)近日,以“變革時代的兩岸暨港澳治理與發展前沿”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論壇在清華大學召開。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巫永平院長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人應當用自己的現代化經驗對人類知識作出貢獻,中國人在治理和發展中創造出的制度所具有的多元性、包容性和開放性是人類社會的寶貴財富。大陸與港澳台的豐富多彩的治理和發展方式不僅具有相互學習和借鑒的實踐意義,更具有學術和理論上的意義。

  本次海峽兩岸暨港澳大學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由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承辦,中流文教基金會(台灣)和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協辦,來自大陸與港澳台地區16所高校的40多名學者參加了該論壇共同研討變革時代的治理與發展前沿議題。

  巫永平表示,清華大學台灣研究院成立25年來,始終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大業,積極開展涉台治理與發展問題研究。二戰結束後80年來,大陸與港澳台地區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攜手成為生機勃勃的進步社會。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大陸與港澳台都是中國人社會,中國人在治理與發展上的現代化經驗不僅改變了自身命運,對世界做出了貢獻,也對人類知識體系做出了貢獻。

  巫永平指出,治理是本次論壇聚焦的一個主題,也是現代化的核心問題。治理的本質是人類社會如何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以解決秩序問題,每一個時代都在努力尋找適合的治理方式。二戰結束以來,大陸與港澳台在各自的發展中形成的治理模式和發展道路。不過,同為中國人社會,大陸與港澳台的治理方式不僅有很多共同之處,而且與中國價值觀和社會傳統相結合。例如,在社會治理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決定了中國人對秩序的理解,形成了中國人的社會關係和組織方式。重視民意是大陸與港澳台公共部門共有的一個特徵。大陸政府對民意的重視超出外界想象,各地政府想方設法瞭解民意、回應民意,推動治理方式不斷創新發展。

  巫永平強調,當前,影響大陸港澳台治理髮展的兩個關鍵因素都在變化。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