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聚焦南海 專家學者共探歷史與現實
http://www.crntt.tw   2025-07-11 00:36:28
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發表開幕致辭(中評社 陳思遠攝)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 陳思遠)“南海:歷史與現實”國際學術研討會7月10日在京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外交官齊聚一堂,圍繞南海問題的歷史、法律、政治等多個維度,展開了深入討論。研討會設置“二戰後國際秩序與南海諸島主權”“政治和法律視角下的南海歷史”“南海仲裁案裁決再評判”三個議題,分別由香港律政司前司長鄭若驊、外交部原副部長樂玉成、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所長閆岩主持。

  開幕式上,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致開幕辭。他從歷史與現實雙重視角出發,強調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有著堅實歷史根基與現實依據。

  吳士存表示,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植根於中國人民長期的漁業、航行等生產生活實踐,以及歷代政府的持續管轄。近代以來,面對列強覬覦,中國始終以主權者身份維護權益:1933年法國侵占南沙九小島後,積貧積弱的中國仍通過外交等手段重申主權;二戰期間,日本侵占西沙、南沙群島,中國依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於1946年完成對西沙、南沙群島的接收,並於1948年劃定九段線,絕非某些不實言論所宣稱的中國在2009年才首次向聯合國提出相關主張。

  談及現實局勢,吳士存指出,中國維護南海主權,實則是在堅守二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是對聯合國憲章所確認的國際規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維護,而非破壞。南海問題本是區域內國家之間的領土和海洋爭端,但隨著國際格局的演變,美國、日本等國家相互勾連,企圖在南海謀取地緣政治利益,菲律賓、越南等國更是將推動南海爭端國際化作為固化其非法權益、單方面推進自身海洋主張的手段。域內外國家裡應外合,從外交、法律、軍事等多個層面製造陣營對立,這也使得“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面臨諸多挑戰。

  關於2016年南海仲裁案,吳士存明確表示,該仲裁案是南海和平穩定的麻煩之源,是引發南海動蕩的禍根,其負面效應至今仍在持續外溢。他提出三點核心觀點:第一,仲裁庭對菲律賓所提事項不具備管轄權,屬於越權裁定;第二,仲裁庭的組成明顯不公正、不合理;第三,裁決本身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上漏洞百出,甚至嚴重偏離《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此,吳士存強調“對南海仲裁案裁決的批駁不是過多,而是太少,不能停頓,必須永遠在路上,必須對其斬草除根,否則南海將永無安寧”。他最後指出,南海正處於命運的十字路口,地區國家應通過對話協商構建合理秩序、促進務實合作,這是擺在各國面前的緊迫課題,也是此次會議的現實意義所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