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庫匯聚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彼得·沃克:中美關係應避免對抗
http://www.crntt.tw   2025-07-14 00:33:53
華美協進社共同主席彼得·沃克(主辦方供圖)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7月11日下午,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與全球領導力學院共同主辦的“區域國別論壇之美國系列第十八場”在北京市海淀區文化大廈舉行。華美協進社共同主席、麥肯錫榮休高級合夥人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發表主題演講,深度剖析中美關係現狀與未來走向,引發現場熱烈反響。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員魯東紅主持本場活動,並簡要介紹了與會嘉賓。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全球領導力學院院長王文在致辭中指出,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敏感複雜的時期,理性、坦誠的對話至關重要。他表示,彼得·沃克先生作為知名國際事務觀察家,長期關注中國事務,期待其對中美關係的獨特見解。

  彼得·沃克表示,美國當前正經歷一場“文化革命”,民主的核心原則面臨挑戰,“極化”現象突出,加征關稅導致民眾壓力增大並衝擊聯邦儲蓄,“大而美法案”更是暴露了貧富差距擴大等深層社會問題。他指出,國際秩序大變局下,美國加征關稅應對中國崛起,這對中國影響巨大。

  談及個人與中國的緣起,彼得·沃克分享了其30歲時的一段“精神之旅”。他通過閱讀東方經典,深刻體會到東西方思維的差異——西方傾向二元對立,強調零和博弈;而東方文化更注重平衡與和諧。他說道,“當時我就發現,我是個西方人,但是有著一個東方的靈魂。”此後30年間彼得·沃克90餘次訪問中國,深入觀察中國的發展與變遷。
彼得·沃克高度評價中國在減貧、基礎設施建設和高科技等領域的成就,指出中國的發展模式與西方截然不同。作為一黨執政國家,中國擁有強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夠動員社會各方力量齊心協力辦大事。同時,儒家思想下的勤奮傳統、具有競爭力的教育體系和集體主義精神,推動了中國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同於美國的“文化大熔爐”,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格局,使社會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形成了穩定的發展路徑。他強調,中國應堅定走好自己的發展道路,不應改變“中國模式”。

  在中美關係方面,彼得·沃克呼籲美國摒棄對抗性思維,正視中國的發展,不應將中國視為軍事威脅。他認為,中美在氣候變化、難民問題、疫苗供應等全球性議題上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應當加強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