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31期《中國評論》月刊2025年7月號已出刊(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香港7月19日電(記者 馬逸群)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331期《中國評論》月刊(2025年7月出刊),共刊發18篇文章,涵蓋兩岸、港澳、美國、經濟、文化等議題。
本期“專題”欄目聚焦尋找台灣問題解方,刊發了《台海話家常——解決台灣問題的六個維度》《智統台灣:智能化時代台海解決方案》和《營造國家統一外部環境的歷史借鑒與哲學思考》三篇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周溯源發表《台海話家常——解決台灣問題的六個維度》一文。文章指出,台灣問題成為當今中國問題的樞紐,也是兩岸同胞思慮的焦點。如何解決這個糾結,本文以話家常的方式,從六個維度進行了分析,指出台海自古是一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統一祖國的信念堅定不移、兩岸統一的趨勢不可逆轉、兩岸同胞渴盼和平統一的願景難以漠視、台灣政要應該為和平統一盡責、不能忘記歷史給今人的寶貴啟示。客觀分析了台獨沒有出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為了實現民族復興,為了兩岸同胞的福祉,切切不可錯過和平統一的良機。
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台海研究》主編、研究員倪永傑發表《智統台灣:智能化時代台海解決方案》一文。文章提出 “智統台灣”主張,其核心觀點如下:以最低代價、最快時間、最高質量、最文明方式實現國家完全統一,譜喜劇,避悲劇,成就民族復興。演練“智合”“智戰”“智鬥”三大路徑。推動“智合”,培育兩岸融合發展的“智合能”。實施“智戰”,構建反分裂反干涉“智威懾”。開展“智鬥”,編織鬥智鬥勇的統一“智勝網”。“智統台灣”的能量變化、演進態勢可以用“智統=智合能×智威懾×智勝網”的方程式來表達。本文採取定量分析方法,收集整理5項“智合能”指標數據、5項“智威懾”指標數據及7項“智勝網”指標數據共17項數據指標,建立智統台灣的能量模型體系,三者相互加乘、辯證倍增,智統能級越高,實現智統的可能性越高,反之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