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C-130J運輸機。 |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近日,外媒文章稱,為確保加拿大武裝部隊裝備水平能夠適配不斷增長的任務需求,加拿大應加快推動戰略支援裝備的採購工作。文章指出,在軍事能力建設上,加拿大不能僅將目光聚焦於戰鬥機等直接作戰裝備,還應關注戰略和戰術空運、海運等支援能力提升。
在提升空運能力方面,文章稱,加拿大空軍已擁有一定規模的戰略空運力量,裝備C-17A戰略運輸機、C-130系列運輸機等,但小型運輸機方面仍存在缺口。目前,C-130系列運輸機多用於北極地區的短程補給、人員運送及國內搜救任務,而這些任務完全可由小型運輸機承擔,以釋放C-130系列運輸機運力,使其專注於更關鍵的軍事任務。
鑒於現有運輸機燃油消耗量較大、維護成本較高,整體運維費用居高不下,文章建議採購一批體型更小、成本效益更高的機型,與現有運輸機搭配使用。這些飛機需具備在簡易機場起降的能力,同時能在北極等高寒地區使用,可遂行跨洋長途飛行任務。文章認為,美國和意大利聯合研製的C-27J戰術運輸機是較為合適的選擇,建議加拿大採購8至10架該型運輸機。文章稱,一旦引入C-27J戰術運輸機,就可將C-130機隊投入到更重要的軍事任務中,從而提升整體空運能力。在執行海外任務尤其是遠程戰鬥機部署行動中,至少需要1架C-130系列運輸機隨行,承擔物資運輸和後勤保障任務。
在提升海運能力方面,文章提到,未來幾年,加拿大應增購2艘新的保護者級聯合支援艦。該艦功能多樣,既能跨洋運輸各類貨物和軍事裝備,也可為其他艦艇提供海上燃料和物資補給,逐步取代自2017年服役的“阿斯特裡克斯”號補給艦。
不過,文章還強調,即便有了這2艘新的支援艦,從當前及未來潛在任務需求考量,加拿大軍隊的海運能力仍存在不足。隨著無人技術廣泛運用,未來加拿大在軍事行動中對無人艦艇的部署需求將顯著增加,現有海運力量也難以執行新型作戰支援任務。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