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天空游騎兵30”防空系統。 |
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據外媒報導,德國陸軍近日宣布,計畫於今年底與本土軍工企業萊茵金屬公司簽署採購合同,訂購500至600套“天空游騎兵30”防空系統,合同總額達70億至90億美元。這是德國自冷戰結束以來規模最大的近程防空投資,旨在填補近程防空能力缺口,應對日益嚴峻的無人機威脅。
“天空游騎兵30”是德國多層防空體系的核心裝備,填補了自2010年“獵豹”自行高炮退役後形成的近程防空空白。早在2024年2月,德國軍方已簽署首批採購合同,涵蓋1輛“天空游騎兵30”原型車和18輛量產車。今年1月,原型車已完成交付並投入測試。
相較於傳統同類裝備,“天空游騎兵30”更聚焦小型無人機和低空飛行器防禦。該系統採用“拳擊手”輪式裝甲車作為底盤,兼顧機動性和基礎防護能力;火力核心為射速每分鐘1200發的KCE型轉膛炮,輔以“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未來計畫集成歐洲導彈集團研發的DefendAir微型導彈;探測系統採用德國亨索爾特防務公司的Spexer2000雷達,探測距離達40千米,可同時跟蹤300個目標。
有分析人士認為,德國加快“天空游騎兵30”的採購進程,主要出於3方面考慮。
一是構建高效防空體系。傳統防空系統攔截低成本無人機存在“效費比失衡”問題,“天空游騎兵30”支持“先行採購基礎炮塔+後續追加導彈模塊”的靈活模式,可緩解階段性預算壓力。同時,該系統能與IRIS-T、“愛國者”等防空系統協同,形成分層攔截、防區交叠的綜合防空網。
二是搶占歐洲防空產業主導權。德國選擇本土企業萊茵金屬作為供應商,該系統重要部件基本實現本土化生產,可打破瑞士、美國在相關領域的供應鏈壟斷。同時,模塊化設計和開放式架構使其具備持續升級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