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央銀行。(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5月2日電/新台幣2日狂升逾9角,台中央銀行強調升值非美國逼迫,但同一時間,美元持倉卻已大砍近百億美元、創五年同期新低。學者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暗示要讓美元貶值,導致美元、美債的避險信任度下降,加上特朗普關稅政策反覆不定,市場信心動搖,也讓美元指數持續承壓,波動性加劇。
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收盤收31.064元,飆升9.53角,成交金額22.48億美元。今天開盤價為32.10元,最高30.77元、最低32.105元,波動極大。
台“央行”每季公布的新台幣發行數額與準備資產狀況,向來是觀察貨幣政策走向與金融穩定性的重要指標,這些資料揭示“央行”實際流通中的貨幣總量,以及為支撐貨幣發行所需的準備資產組成,包括外匯、黃金及公債等,反映市場資金供需、貨幣政策操作方向與風險管理策略。
根據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資料,“央行”外匯準備中的美元資產規模為664億美元,季減84億美元,減幅11%,年減99.7億美元,減幅13%,不僅低於近年每季常見的700億美元水準,也創下自2020年第一季(2020年3月底)以來的五年新低。
根據Yahoo股市網站報導,針對“央行”美元資產大幅下滑的現象,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分析,背後反映出全球對美元信心動搖,其背後有三大關鍵因素。
1.結構性風險上升、美元避險地位鬆動:
特朗普再度參選後,針對中國大陸揚言加徵新一輪關稅,並多次暗示要讓美元貶值,導致國際市場對美元、美債的避險信任度下降。陳松興指出,原本企業與民眾持有大量美元資產,但在特朗普政策變數下,出現結構性的調整潮。
|